APP下载

 繁體


财经视点


 

   

元宇宙被资本疯狂吹出来的科技泡沫崩塌了



从混沌初开的ARPA网,演化到全球覆盖的 Web 互联网,进而演化出 3D 时空互联网、元宇宙产生了;

面对人类认知革命带来的信息大爆炸、人类个体记忆容量和处理能力的局限性越发凸显,人类需要体外的可不断扩展的存储容量及算力,来存储海量的知识并提供相应的处理能力。基于新一代ICT技术群构建元宇宙,这个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自此互联网逐渐走出蒙昧状态,步入元宇宙的发展进程。元宇宙从概念热炒到应用落地,需要一个渐进发展完善的过程。元宇宙概念内涵丰富、外延广泛,随着实际落地及产业规模化,其发展重点将会有明显变化,应用形态将展示显著不同的特点。

回顾过去,在1946年,再有想象力的人,站在庞然大物“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面前的时候,也根本无法想象计算机将如何迅速、剧烈、根本性地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

同样,站在现在看未来,人们也难以预测元宇宙将带来怎样的冲击。

元宇宙(现实宇宙+虚拟宇宙),可能确实是有那个未来,但离我们还是非常遥远。

元宇宙离我们也很近,通过在当下不同领域的应用,已经露出苗头,未来可期,在技术升级与需求升级的合力作用下,人们所期待的元宇宙应用场景未来是可以实现的。

当前的元宇宙产业整体上还处于萌芽阶段,技术局限性是当前制约元宇宙发展最大的瓶颈,像语音与手势识别、空间映射、数字孪生等直接相关技术还不够成熟,这导致元宇宙的落地应用还很遥远。视觉和体验技术可能需要10年、20年后才能成熟。

元宇宙产业的成熟需要一系列的基础研究做支撑。因此,面对当前的元宇宙热潮,人们应保持理性的认知,谨防借技术和概念名义来进行过度炒作,特别是要警惕资本市场上的割韭菜炒作骗局。

可以肯定的是,在技术演进和人类需求的共同推动下,元宇宙场景的实现,元宇宙产业的成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作为真实世界的延伸与拓展,元宇宙所带来的巨大机遇和革命性作用是值得期待的,正因如此,我们更需要理性看待当前的元宇宙热潮,推动元宇宙产业健康发展。

我们目睹过人类绝对无法置信的情景:战舰在猎户星座的端沿起火燃烧,C射线在幽暗的宇宙中划过‘唐怀瑟之门’,但所有这些时刻终将消逝于时间,如泪水湮没在雨中。

元宇宙不只是人们能轻松进出的一般虚拟实境,而是一点一点地连结真实的空间,其终极目的是完全涵盖我们现实世界的一切。在这样的未来,人类不再共处一室,人类的行为和互动会变得“标准化”和“机械化”,不再用人类面部表情来表达,而是由表情符号取代。如今人们已认识到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精神健康的危害,对社会的侵蚀。这时,科技公司却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案,让我们放弃在现实中挣扎,取而代之的是戴上VR眼镜,踏进虚幻的元宇宙中,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把自己的人性抛弃”。

元是最小的单元,元宇宙更应该接近事物的本真,或者说元宇宙更应该接近真实宇宙,而不是在真实宇宙当中再建一个虚拟宇宙,这样只会离元宇宙更远。更何况?谁能保证我们现在所处的宇宙不是一个游戏程序,不是更高维度的生命体所建的虚拟宇宙?这就好像《盗梦空间》里的梦境一层又一层,我们不但不想着怎么回到真实宇宙,还要再一层又一层的虚拟梦境中寻找下去?

当下,“元宇宙(Metaverse)”正在烈火烹油,变得滚烫。

先是“非死不可”换成了Meta的名;微软宣布Mesh打工人的元宇宙跟进,后面连卖鞋的耐克都不淡定,网上兜售虚拟产品,绑定元宇宙给自己贴金;一切就像10年前的物联网、3年前的比特币,科幻又玄幻,美妙又危险。

元宇宙的参与者都将它描述为三维立体全真全息互联网;其理想状态是:用户像《头号玩家》那样,最好带全息VR眼镜(视听沉浸)、穿触感套装(触感真实),接入体感一体装置(能坐卧跑跳走),到“绿洲”那样的世外桃源,自在地游玩、创造新事物,只是想象一下就让人激动不已!

但延伸一下,就发现,有众多技术和治理难题,其中的斗争、妥协、认可,元宇宙平台也还要准备很久;一句话,元宇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接得住、搞得定,更是难上加难。

1)技术上,VRAR等技术已经发展多年,应用也逐渐成熟,但其工业化标准极高,要变成民用普及的硬件,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更别提脑机接口、触感套装、体感一体装置,它们更加遥远;此外,它要用到的:底层科技、硬件计算平台、系统、软件、应用,涉及AI5G、云计算、边缘计算、数字镜像等技术,它们都准备好,至少需要数十年的时间。

2)元宇宙是用户、平台共创的虚拟社会,这就牵涉社会治理问题;其运行规则与现实世界有怎样的差异,虚幻的美好是否导致对现实的极度厌恶、仇视,是否造成极端的心里扭曲、行为过激?此外,在元宇宙设定中,又有人称要去主权、去监管,那么谁保证用户的权力,开放、透明、公平、平等的美好愿景谁去捍卫?而要监管、有保护,又需要怎样的手段……,一切需要从社会管理、发展的高度,综合N种要素,深入分析、平衡取舍、准确把握,稍有不慎、万劫不复。还会给现实世界带来威胁。

几年前,币圈大火,有投机大佬就说:大家都知道,但不明白的东西,就是赚钱的好机会,现在的元宇宙也有内味了;在这波元宇宙的大行情中,NFT(不同质、不可替换的代币)也是推波助澜。像素风头像、一条推文、JPG数字图画,经过数字化,变身NFT,立马飞鸟化凤,动则几百万美元,甚至飙到上千万美元;之前,它还是小圈子里击鼓传花的游戏,代币、分布式、哈希算法等术语令普通人头疼,普及概念很难,缺乏韭菜基础;结果元宇宙概念诞生,其数字化资产独有性可以确权,于是NFT找到最好的捆绑伙伴,强行演绎“掌握元宇宙经济定义权”的模样,借它出圈。给自己畸高的价格找到新的支撑。借此机会,NFT布道加速,开启元宇宙更大“共识”,不法者就利用其消息制造价格波动,这波动正是割韭菜最好的方式。

此外,也有投机者利用元宇宙概念,在二级市场制造暴涨,一些公司的市值鸡犬升天,各种澄清公告都络绎不绝,他们做势收割,元宇宙概念也成了最趁手的工具。同时,按照元宇宙设定,它有自己的经济系统:用户在其中的生产、创造、工作的价值也会被平台给予统一的虚拟代币奖励、定价,元宇宙的消费要用它,但它与现实世界也可以按比例兑换,由此,才能保证元宇宙从现实世界汲取人气和力量,不断发展和进化;但这“兑换”涉及的门道很深,还记得很多年前的游戏打币工作室吗?还记得游戏币发工资吗?他们割韭菜的套路层出不穷,韭菜根都能给刨没了。

普通人现在想玩元宇宙?恐怕是“没有元宇宙的命,只有被割韭菜的病”。

从长期看,元宇宙是一个重要的创新, 能成就互联网后又一个新时代,甚至改变人类社会的组织形态,补充或部分替代现实世界;但从短期看,元宇宙暂时还是美妙的梦幻,按照Gartner“新兴技术成熟曲线”,它正向“期望膨胀”的顶点攀爬,或许过不了多久,就要进入“幻灭期”;因为只有到时冷静,参与元宇宙的巨头们才能戒骄戒躁,仔细思考元宇宙“如何才能做到趋利避害造福人类”。

由此,咱们普通人才能享受极度舒适的元宇宙,而不是再次被资本阴谋收割。

然而,

在“非死不可”老板扎克伯格的忽悠下,元宇宙概念被引爆了,犹如核爆的威力,少数聪明人举起锋利的镰刀准备把把多数不聪明的人像韭菜那样的收割,把等待收割的韭菜根植于阴谋下的资金坑里,用资本盘织的巨网紧紧地笼罩着绿油油的韭菜;

元宇宙就是通过互联网使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设备找到连接终端,以虚拟分身的方式进入由计算机模拟、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就像电影《头号玩家》里所描述的游戏《绿洲》,人们只要戴上耳机和目镜等VR设备,游戏者就可以进入一个波澜壮阔的虚拟世界,进入一个共同的“白日梦”,

但是,《头号玩家》毕竟是一部电影,里面的很多情节,以目前人类现有的科技水平,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逐步实现。

最大的难题来自于如何让游戏情节变得更像真实世界?要能欺骗到人的全部感官,包括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吃到的,碰到的所有一切都像是真实世界所发生,这太难了吧?像视觉、听觉和嗅觉好像相对容易,只要有足够强大的渲染技术,采集到足够多的气味,模拟各种声音,这个好像好解决。最难的是味觉和触觉,吃的难点不仅仅是味道,味道可以模仿,但食物种类那么多,不同的食物的形状、大小,咀嚼感都不同,而且食物是需要吃进肚子里,就算你能全部仿照出来,这是需要多么强大的一台机器摆在游戏者面前?还有触觉,真实世界的触觉就不仅仅只是站坐行卧,又或者你打我一拳某个部位有疼痛感,你譬如如何模拟山里吹过的风,海边拍来的浪,冬天下的雪,高空下坠,激烈碰撞,极寒极热,几乎是全范围无死角,难以想象。

所以,你想用穿戴某个设备来模拟或取代现实中的各种体验,想要真正欺骗人类的真实感官感受几乎很难实现,游戏还只是游戏。

然而,真实的世界依然无法挽留真实的人向往虚无缥缈元宇宙,元宇宙的概念被炒作得有愈演愈烈之势,

在企业界,前几年一直炒各种概念,什么大健康,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炒来炒去也就这些陈词滥调。

现在,开始炒元宇宙了?

当有了元宇宙这个概念,就像发现新大陆,尽管是陈瓶装新酒,但还是像打了鸡血一样,这样就可以吸纳各种人才,各种资本,跑马圈地,韭菜先割一波,管它能不能实现,山头占着再说。

中国已经有400多家公司申请了元宇宙相关的商标,搞得中国最大的投行中信证券都耐不住寂寞要下功夫研究一番,洋洋洒洒163页的研究报告就一个节目:A股短期内没票可炒,弄得监管者现在都是一头雾水,交易所就给那些已经炒上天的票发去问询函,问上市公司跟元宇宙有啥关系?上市公司讲了一堆VR、产业链等东西,但依然无法说清楚到底跟元宇宙啥关联?交易所都摸着脑袋问:你们到底是不是蹭概念?

尽管监管部门通过各种方式追问上市公司概念的含金量,但投资者依然追捧,资金围猎之下眼中已没有利空。

近期几乎每天都有若干家上市公司回复问询函,这些公司因为和元宇宙沾边股价异动,即使在问询函回复元宇宙只是早期研究一下而已,也不算是利空,反正已经沾上了元宇宙概念,就甩不掉了。隔段时间总会有国内外大公司宣布元宇宙布局,炒作之火就能续上,熄不下来;

近期某公司已经公布有诸多问题,包括大股东资金占用信披违规有可能被“ST”,如此明显利空也挡不住沾上元宇宙这个概念。在先行者的启发下,现在很多上市公司都往元宇宙概念上靠,除了游戏、文化,旅游类公司也能做元宇宙,和数字经济挂边都可以靠近,硬件类公司都可以杀入,有些公司实在不沾边,就公告有研发、投资意向。除了主动公布,还有一些投资者启发公司聪明一点儿,往元宇宙概念上靠一靠,不逼出一个元宇宙概念誓不罢休。

元宇宙还没有一个框架,可是已经有人在宇宙空间里卖地皮,把熟悉的一套在另一个空间“发扬光大”。不久之后,就有可能在上面大兴土木,卖起虚拟房地产。可怜当代人在城市里买房子本已不容易,到了一个虚拟空间,还要继续给自己安置一个窝儿;

在元宇宙的世界里,一块虚拟土地最高纪录能到430万美元,能买到北京市近郊一套别墅。中国一个内测的游戏里,也上演了囤房抢房的荒诞景象。

1028日,由天下秀开发的元宇宙游戏“Honnverse虹宇宙”开始内测,用户需要提前预约抢购虚拟房产,摇到号才可以进入游戏。从内测开始起,就有用户大量囤积房屋,虹宇宙世界排行榜第一名的人名下房屋已经有100多套。

在二手货交易平台闲鱼、微信和QQ群里,虹宇宙的房产“一天一个价格,三天就能翻一番”,当前最高级别SS级房产已经以1.8万元的价格成交。闲鱼上,以8000元成交SS级房屋的交易记录也不少。

不过,虹宇宙游戏里的抢房囤房,相对于海外元宇宙游戏平台的抢地,还只能算是小儿科。

虚拟世界土地最高纪录430万美元的成交价,发生在美东时间1130The Sandbox平台上,而上一个高价成交纪录仅仅就在这一周前,一家虚拟地产开发商在Decentraland上约243万美元买下一块地。

抢地的人,也早已从个人游戏用户扩散至虚拟地产开发商等机构选手。在他们看来,虚拟土地已经具备真实价值,后期将土地直接转手租赁、开发装修后作为虚拟店铺或转卖,都可以大赚一笔。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国内的虹宇宙当前是发行现成房屋,用户只能装扮房屋,海外元宇宙游戏平台是出售地块,用户可以自主在地块上建造房屋。

热度一波高过一波,质疑声也一浪高过一浪。虚拟地产的交易,在元宇宙概念爆火的背景下,被质疑是击鼓传花的炒作,实际价值很难撑起当前的高价,普通投资人贸然入场很可能被“割韭菜”。

即便是如此,玩家们跟风涌入的势头挡也挡不住,虚拟土地价格都在成倍上涨。

天下秀的领导曾在内部信中介绍,虹宇宙是“一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3D虚拟社交产品”。而黄鑫在炒作的虚拟房产,实则是虹宇宙上的数字藏品。据官方消息,虹宇宙总计发行虚拟房屋350000套,房屋共有六个等级,房型共有13种,预计免费发放2万套。

进入虹宇宙游戏之后,用户可以建立人物形象,进行房屋装饰,在房屋内展示数码收藏品、视频和照片等,也可以去其他用户的房屋串门,将其作为一个社交工具。

但当前,绝大多数功能的趣味性并不高,最有价值的应用,或许是通过高价购买虚拟电视等道具,以播放短视频等形式打广告。

二手虚拟房产市场交易火热的原因,绝对不仅仅是一屋难求,更是因为有利可图。有人自称看中的是未来,“至少未来两到三年,元宇宙还会非常火爆”。国外The SandBoxDecentraland上虚拟土地的天价成交纪录,让他们坚信,虚拟资产还有极大增长空间。不少玩家的心思是,趁内测阶段低价入手房屋,等公测后,伴随用户对房屋需求上升,价格一定会暴涨。他们甚至打出口号:“现实中唯唯诺诺,虚拟世界一定要重拳出击。”

关于中国虹宇宙炒房火热又荒诞的场景,和全球虚拟土地的交易相比,只能算是小打小闹。

Decentraland为例,那块243万美元成交的土地,由116个约4.87平方米的土地组成,总面积约565平方米,每平方米约4300美元。

而据DappRadar数据显示,1122日至1128日期间,The SandboxDecentralandCryptoVoxelsSomnium Space上四个元宇宙项目里,虚拟土地交易总量达到6000多笔,交易总额达到1.06亿美元。

现在的交易双方,不止是个人用户之间的买卖,买家涉及虚拟地产、虚拟货币等公司。在The Sandbox430万美元买下一块土地,创下虚拟土地交易价格纪录的买家Republic Realm,就是一家虚拟地产开放商。这是今年4月左右刚刚成立的基金,目前累计在19个不同的元宇宙平台上拥有大约2500块数字土地。

据悉,运动品牌阿迪达斯与元宇宙游戏平台The Sandbox达成合作,以建立元宇宙品牌。阿迪达斯发言人表示公司非常关注元宇宙,“元宇宙是目前数字领域最令人兴奋的发展之一”。

但长期来看,虚拟土地以目前的实际应用情况,发展的支撑性是不够的。虚拟房产、虚拟土地和现阶段游戏中的道具和领地,实质区别不大,还属于概念化、短期的现象。虚拟房产天价交易频现,更多还是币圈在投资,也为了让虚拟货币能有更多的人去接盘。

虚拟土地被热炒,被认为是利益相关方为了蹭概念而做的噱头,在元宇宙各方面技术都还尚未完善之前,极有可能只是击鼓传花。

一面是用户、虚拟地产开放商等多方力量疯狂涌入,另一面是质疑和冷思考也不断。虚拟地产作为新兴起的事物,当前必然存在着泡沫的成分,普通用户入局仍需谨慎,谨防被割韭菜。

还有一部分聪明人闻风而动,年纪轻轻已经掌握元宇宙奥秘,要开馆授徒,指导宇宙方向了,大师总能知道风往哪里刮。

不可否认,元宇宙是个大概念,近年来很少有这样级别的概念出现。有些投资者会想,应该抓住一些机会,不管最终是否能成,更重要的是在股市变化中赚到钱。这种情况下,相信不少已经赚到钱的投资者,也并不关心元宇宙后面会怎么走。

现在跳的最高的一拨人,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人工智能、区块链,现在的元宇宙,可以说是无役不予,从社交到社群,从私域到虚拟,他们无利也起早,到处高喊ALL IN。虚拟社会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国际上正在抢着制定标准,A股的玩家们忙着炒概念,这样注定会让一群人困在概念里三五年不得动弹,一茬茬生长,变成另一群挥舞镰刀下的韭菜,当镰刀们一两年获利走人后,元宇宙又将跟区块链一样变成一个古老的故事。

现在真正的故事大王们还没登场,比如曾经有中成药、基因测序、工业大麻、区块链概念的紫鑫药业;有机器人、石墨烯、乙肝疫苗、金矿、临近空间飞行器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华丽家族;比如集5G、大数据、芯片于一身的卖潜水服的中潜股份,他们都还没有玩元宇宙呢,对了,中青宝不就是要搞元宇宙的酒么?

历史上一直不缺少热点轮换,互联网金融、工业4.0、手游、VR、可燃冰等,都给一些投资者带来回报。可现如今,多数概念都沉寂下来,留下的都是满地狼藉。

元宇宙即使很有前途,但是和之前很多概念一样,只有极少数公司能够胜出,能投中的人少之又少。这个阶段的炒作,不过是一部分跟风者将钱财交送给了聪明人,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上市公司当作股东退出的筹码。

遗憾的是在炒作彻底熄火之前,没人愿意承认自己是弱者。满腔热忱,看来多是要付出代价的;

元宇宙是一个重要的创新,能成就互联网后又一个新时代,甚至改变人类社会的组织形态,补充或部分替代现实世界;但从短期看,元宇宙暂时还是美妙的梦幻;

眼下元宇宙吹起来的资本故事,还远没有这么夸张。只是,泡沫总会破裂,狂欢后留下的一地鸡毛该如何收场,没有人关心。这场击鼓传花的游戏,人们都以为自己不是最后倒霉的那个。

这个倒霉故事的主角,光大证券联合暴风集团收购欧洲体育版权公司MPS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冯鑫仰天长叹,生不逢时,那么光大证券前董事长薛峰一定会埋怨元宇宙给他留下的遗恨,当薛峰已经奔跑在元宇宙的路上的时候,“非死不可”老板扎克伯格还在琢磨卖广告赚钱,没想到自己只是元宇宙故事的开头,就已经走到了职业生涯的尽头。

薛峰,他最疯狂的履历就是元宇宙。 那是2016年,有一只股票叫暴风集团,推出了元宇宙神奇暴风魔镜,只要戴上墨镜,你在现实中看不到的,玩儿不到的,魔镜都能满足你的幻想,那个时候,暴风集团的老板冯鑫已经在ARVR 的道路上蒙眼狂奔了,但真正兴奋的人却是薛峰。

那个时候的元宇宙,犹如激情澎湃的单细胞,冯鑫孤注一掷要搞魔镜,可怎么样才能让魔镜成为令世界疯狂的生意? 体育无国界,冯鑫把目光投向了欧洲。 英超、德甲、意甲,足球强国们各种超级联赛,犹如永不落幕的折子戏。

欧洲一家体育版权公司MPS成为冯鑫的目标,收购了MPS,就可以将欧洲各种足球赛事的版权收入囊中。MPS的几个老板要价80亿,冯鑫说没问题,我们收购65%的股权。 薛峰令光大证券旗下的光大资本出资6000万,跟暴风集团以LP的身份成立了2.6亿的浸鑫投资。

按照游戏规则,浸鑫投资要成立一个收购的基金,基金优先级32亿,中间夹层10亿,劣后10亿。招行跟华瑞银行出35亿本息。本来是冯鑫的大生意,可是薛峰喧宾夺主,为优先级投资人出具了《差额补足函》,意味着光大证券出6000万要背着50多亿的风险。

有一大把欧洲超级联赛的版权,注入到元宇宙的魔镜之中,那暴风集团的股价还不飞上天? 想不到的是,暴风的股价没有飞,MPS的版权在股权交易结束后开始飞了,意甲、法甲的版权丢了。 到了2018年,英国高等法院宣布MPS破产了。招行跟华瑞银行讨债成功,光大资本赔钱。

元宇宙的梦死在魔镜里,冯鑫坐牢了,光大证券一干人下课了,因为薛峰绕开了董事会,甚至总裁办都没有审议,完全裸奔,尽显枭雄本色。

现在,元宇宙的风从大洋彼岸,吹遍了神州大地,在中国最早玩儿元宇宙的人已经在牢里仰天长叹,一曲铁窗泪也赶不上元宇宙的二路汽车了。 现在,元宇宙的一代枭雄薛峰被查,失去的不仅仅是自由,更是争雄时代的荣光。

元宇宙是人类的尽头,而这个尽头对于很多人来说,目的地是监狱,冯鑫跟薛峰只是一个开始;

当马斯克把对未来的幻想瞄向火星的时候,在“非死不可”老板扎克伯格的忽悠下, 一群元宇宙热的人正在忙着升级游戏和炒股票,元宇宙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资本盘织在精神世界的另外一张网已经撒开…

(冯鑫,暴风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201992日,静安区检察院以涉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职务侵占罪对冯鑫批准逮捕,917日,深交所发布对冯鑫给予公开谴责的处分,202111 月,暴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冯鑫再被限制高消费,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对暴风影音创始人冯鑫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薛峰,前光大证券董事长,202111月,权威人士披露,薛峰已于数月前被有关方面带走调查,核心事由可能涉及此前沸沸扬扬的明星跨国并购案——暴风集团收购英国体育版权公司MPS MP&Silva Holding S.A.)事件)。

20154月,北京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创建PICO品牌,致力于VR研发、虚拟现实内容及应用打造,发布虚拟现实软硬件产品;开始“元宇宙之旅”;

2021829日,字节跳动将以50亿元人民币收购PICO,被并入字节VR相关业务线。

2023117日,PICO召开全员会,正式宣布了组织架构调整方案。缩减部分团队的规模;

20231110日,字节跳动旗下PICO第一方游戏工作室完全自研的VR音律游戏《闪韵灵境》,全体团队已被裁撤,PICO总裁周宏伟宣布,Pico将大规模裁员,将对Pico的市场、游戏、视频、直播等团队进行较大幅度的人员调整。这次裁员预计将占比80%,“从2000人裁到几百人,只保留点基础能力”。

为何在关键时刻,张一鸣突然对Pico业务失去耐心?

首先是,Pico业务太烧钱,此前,字节跳动对Pico业务的投入相当大。20219月,字节跳动为了收购Pico耗资超90亿元,抢到了“元宇宙入场券”。

在研发、营销、运营等方面,字节跳动更是持续投入重金。有Pico离职员工透露,字节跳动在Pico上累计投入的资金或许已经达到200亿左右的规模,相当于每卖出一台Pico设备,都亏损1000-3000元左右。

然而,持续疯狂砸钱过后,尽管Pico业务出现了增长,但整个行业却迟迟没有出现大爆发,整个AR/VR行业却遭遇断崖式下跌,整个赛道都在沉沦,Pico再疯狂烧钱,大概率也没有未来。

2023年,全球科技风潮巨变,人工智能大模型强势入局,生成式AI突然爆火。

今年以来,国内巨头厂商纷纷布局,百度的“文心一言”、阿里的“通义千问”、华为的“盘古”......AI大模型取代元宇宙,成为全球科技圈的顶流。

在此背景下,VR/AR赛道彻底被资本抛弃,烧光200亿,字节跳动“大撤退”;

根据VR陀螺统计,2023年上半年全球VR/AR投融资金额仅87.4亿元,同比暴跌73.2%。从投融资数量上看,全球VR/AR投融资事件发生127起,同比下降26.1%

业内人士透露,目前,VR/AR赛道中“腰部甚至头部项目基本上已经融不到资了”,高估值接盘的资本,损失惨重。

其实,在字节之前,国内另一个互联网巨头——腾讯也放弃了XR事业部。

今年2月,有消息称,腾讯XR(扩展现实)团队全线解散。当时,腾讯方面回应称,腾讯游戏 XR业务将变更硬件发展路径,相关业务团队进行调整。

不仅仅是国内,海外的大厂也相继撤离元宇宙业务线。

今年2月,微软解散了4个月前刚刚成立的工业元宇宙团队及团队内100名成员,并开始在Surface设备、混合现实硬件(MRHoloLensXbox等部门裁员。

2022年年底开启裁员后,Meta今年也多次宣布裁员,并放慢招聘节奏,继续削减成本。

这也意味着,资本疯狂吹出来的科技泡沫,开始崩塌,诸多高估值的元宇宙项目正在经历惨烈的“估值杀”。

元宇宙带来的不是升级,而是进一步的迷失和沉沦。

现实生活中的缺失需要在现实生活中获取,拨开眼耳鼻舌身意感官上的虚假迷惑,用心去感受更真实的元,从梦境中醒来。

总之,相信逻辑,别相信奇迹,人间清醒,自然自然历久弥新。

 

 

C&E2023-03-20财经视点